始建于明嘉靖六年(1527年)的闽侯县青圃西井林氏宗祠,坐落于青口镇青圃乡村中心。这座宗祠拥有丰富的文史内涵。2002年7月,它入编《八闽祠堂大全》;2003年5月,入列闽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
(资料图)

▲(闽侯县青圃西井林氏宗祠)

宗祠坐北朝南,一列三进,面积1333平方米。整座建筑呈“昌”字形,取子孙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之寓意。

宗祠曾于清朝及民国经历两次重建,1990年再历大修。祖厅按原貌修建,建筑风格仿古,相比原来增高三米,形成“节节凸高”造型。宗祠正门额上方的石刻“西井林氏宗祠”,系民国陆军上将、林纾入室弟子、著名书法家林之夏所题。

青圃西井林氏自肇基始便崇文重教,宗祠内东墙上镌刻有青圃西井林氏族训族规——“学必勤、心必厚、气必正、事必公”,鞭策族人追求上进、谨言慎行。宗祠戏台正面上方遥对的横梁上悬挂的牌匾“九牧生辉”,是由开国上将杨成武所题,另一面牌匾“西井繁林”则由另一位开国上将叶飞所题。

青圃林氏系“九牧林”二房嗣子林惠之后林苇后裔,14世纪初,十一世林震公率三子(德卿公)林真从福唐(福清)门楼外西井村肇迁闽县积善里。林真便是青圃西井林氏肇迁始祖。

青圃西井林氏发祥680多年,分枝发叶28世多,现为十代同堂,最年长者为“世”字辈,最小为“义”字辈之后。如今聚居本村的林氏约达1.8万人,浙江、广东、台湾乃至马来西亚、澳大利亚等均有分支。

西井林氏宗祠中厅悬挂有一面“博爱”牌匾,是孙中山亲题赠送给本族先贤(行第二十一世)、中国报界先驱林白水的。林白水早年参加同盟会,投身民主革命活动,他崇拜孙中山先生,并得到了孙中山的赏识。

“博爱”牌匾的背后还可追溯林白水家的三位忠烈亲人:叔父林履中,曾任北洋水师“扬威”舰管带。1894年,赴命参加中日甲午鏖战,带领处在劣势的“扬威”全舰官兵齐心协力,勇往直前,最终壮烈殉国。林白水胞妹林宗素,早年随兄留学日本,回国后在上海创办“爱国女校”,她还发起成立全国第一个“女子放足会”,主旨宣传解放妇女裹脚、破除封建社会的陋习,是中国近代争取妇女权益的一位著名代表人物。林白水爱女林慰君,一生致力反抗社会邪恶黑暗,爱憎分明。

林慰君为慰藉先父英灵,旅美后于20世纪80年代两度返乡,捐资并操办筹建林白水烈士纪念堂。如今,林白水烈士纪念堂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

特别声明:因篇幅有限,本文略有删减。

本期主播:于雅

物来顺应,未来不迎

当时不杂,既过不恋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