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强调学习态度 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(zhì)也。
2、”(《为政》) 孔子说:“仲由啊,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!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这才是聪明的。
3、” 诲女知之乎!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! 2、诲女知之乎!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!(李泽厚《论语今读》) 3、诲女知之乎!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!(钱穆《论语新解》) 4、诲,女知之乎? 教育(教诲),你知道吗?(南怀谨《论语别裁》) 5、诲女,知之乎? 我教导你的知识,你都知道了吗?(徐志刚《论语通译》) 6、诲女知之乎! (我)教给你的,(你)懂得了吗!(薛金星《中学生教材全解》) 7、让我来教教你吧,你可懂得这个道理?(杨润根《发现论语》) 孔子说:“仲由,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: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——这才是聪明智慧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4、 重点字词解释: 女:通假字“女”通“汝”,你。
5、 知(zhì):通〝智〞本字指“是知(通“智”zhì)也”:通“智”聪明,智慧。
6、 之: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:教,传授。
7、 乎:语音助词。
8、 由:仲由字(子路)(前542~前480)春秋时期鲁国卞(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)人,孔子得意门生,以政事见称。
9、 本段理解: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,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。
10、要有诚实、谦虚的态度,不要不懂装懂。
11、【原文】 2·17 子曰:“由(1),诲女(2),知之乎?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12、” 【注释】 (1)由:姓仲名由,字子路。
13、生于公元前542年,孔子的学生,长期追随孔子。
14、 (2)女:同汝,你。
15、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由,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,你明白了吗?知道的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这就是智慧啊!” 【评析】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16、”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,人们应当虚心学习、刻苦学习,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。
17、但人的知识再丰富,总有不懂的问题。
18、那么,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。
19、只有这样,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。
20、2·17 子曰:“由(1),诲女(2),知之乎?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21、”【注释】(1)由:姓仲名由,字子路。
22、生于公元前542年,孔子的学生,长期追随孔子。
23、(2)女:同汝,你。
24、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由,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,你明白了吗?知道的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这就是智慧啊!”【评析】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25、”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,人们应当虚心学习、刻苦学习,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。
26、但人的知识再丰富,总有不懂的问题。
27、那么,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。
28、只有这样,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。
29、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?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30、” 【解释】:孔子说:“仲由啊,教给你求得智慧的方法吧!知道的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这就是智慧啊!”“诲女知之乎”有多种不同的解释。
31、 诲女知之乎!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!(杨伯峻《论语译注》) 2、诲女知之乎!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!(李泽厚《论语今读》) 3、诲女知之乎!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!(钱穆《论语新解》) 4、诲,女知之乎? 教育(教诲),你知道吗?(南怀谨《论语别裁》) 5、诲女,知之乎? 我教导你的知识,你都知道了吗?(徐志刚《论语通译》) 6、诲女,知之乎? 让我来教教你吧,你可懂得这个道理?(杨润根《发现论语》) 大致有四种解释,前三种可归为一种。
32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: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。
33、是知也:是聪明的。
34、知通“智”由:仲由诲女知之乎:交给你的知识女通“”汝||,你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