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
7月5日,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发布《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》,着重指出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(2023)的几个新变化。报告依据园区调研及数据分析形成。   其一,新特征:“头部阵营”凸显。   《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》显示,从入榜数量看,国家高新区数量略高于国家级经开区。   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国家高新区占52席,国家级经开区为48席。第1-20名中,国家高新区数量达13席。第21-70名中,国家高新区占27席,国家级经开区占23席,国家高新区数量较多。   从区域分布看,江苏省与广东省、山东省共同组成园区发展“头部阵营”。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江苏省占19席,其后依次为广东省、浙江省、湖北省、山东省,入榜园区数量分别为9席、8席、8席、7席。甘肃省、青海省、海南省、宁夏回族自治区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西藏自治区未有园区入榜。从区域实力看,第1-30名中,江苏省占6席,在发展质量和数量方面保持高位,与广东省(4席)、山东省(4席)共同组成园区百强的“头部阵营”。   从机制创新看,政区合一、整合升级趋势明显。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共有近30个园区在不同阶段先后开展了“区政合一” “区镇合一” “多区合一” 等管理模式创新探索。2022年,整合了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宁波大榭开发区、宁波保税区、宁波北仑港综合保税区、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国家级开发区,以及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的宁波经开区正式挂牌。长沙高新区、湘江新区、岳麓区实行了“三区合一”。   其二,新成就:千亿元级园区已达54个。   《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》显示,目前,国内千亿元级园区已达54个。   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共有54个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园区,较上年增长6个。 67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00家的园区,较上年增长2个,49个进出口额超过500亿元的园区,较上年增长9个。   从入榜高新区看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所有国家高新区的81%。   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52家国家高新区的企业营业收入达379336亿元,占所有国家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的77%;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92714家,占所有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81%;上缴税费达15295亿元,占所有国家高新区上缴税费的72%;出口额达42264亿元,占所有国家高新区的81%。   从入榜经开区看,出口额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出口的60%。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48家国家级经开区的GDP达63403亿元,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GDP的46%;实际利用外资达386亿美元,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的56%;税收收入达11745亿元,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税收收入的53%;出口额达30396亿元,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出口额的60%。   其三,新方向:“五化”破题谋划高质量发展。   《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》指出,总体看,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、高新区区域发展失衡加剧、经开区创新发展压力较大、都市圈中心城市园区独强、部分经济大省的园区不强、转型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,是园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问题。   如何破题?党的二十大提出,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推进新型工业化。园区是实体经济的集聚区,百强园区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主战场。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认为,新时代下,百强园区发展应重点做好“高端化”“数字化”“融合化”“绿色化”“开放化”5个方面的工作。   在高端化方面,要推动园区产业基础高级化,提升园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。   在数字化方面,要重点破解“不敢转、不想转、不会转”的问题,推动园区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环节和能源管理数字化。探索建立以园区CIM平台为底座的智慧化治理体系,提升治理效率效能。推动政策供给从“给优惠”向“育场景”转变,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。   在融合化方面,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,带动产城融合,以体制机制改革带动产城融合。围绕新型消费需求布局新业态,同步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。   在绿色化方面,要加快新能源供应,加大“存量空间挖潜”,推动存量空间再布局,开展盘活路径再研究。   在开放化方面,要建立和完善外资企业服务机制,构建更加市场化、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。支持园区外向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,建立和完善企业境外投资服务体系。创新国际产学研合作模式,建立全链条国际创新成果转化生态体系。

(责任编辑:)

关键词: